曾经想吊打全世界,如今被油价和疫情拖垮,战斗民族没有奇迹......

本文转载自:大猫财经 2020-4-17 话题分类:综合
摘要: 为了让生性散漫的民众老老实实待在家里隔离,俄罗斯也是操碎了心。

为了让生性散漫的民众老老实实待在家里隔离,俄罗斯也是操碎了心。

在宣布全国休假之后,技术精湛的特技飞行队开始了自己的表演,一支特技飞行队用特效烟带在空中写下了俄英双语版本的劝告:“保重身体,待在家里!”

如果好言相劝不管用,那就想办法让街上变得更危险。前几天有个段子在网上疯传:为了顺利实施宵禁,俄罗斯干脆在街上投放了800头狮子,还有人煞有介事的配上了照片。


闹到最后,俄罗斯外交发言人不得不站出来辟谣——“按照传统,咱们一般会放熊”。

罚款、隔离、飞机狮子齐上阵,这些堪称“硬核俄式”的防疫措施背后,能看得出政府积极的防疫态度。但麻烦的是,俄罗斯的疫情反而在加速爆发——

3月底的时候,全俄的确诊病例才刚刚突破1000;才过去不到半个月,俄罗斯的确诊总数就攀升到了24490例,交通枢纽莫斯科也已经成了疫情的正中心。


在这种情况下,对当地医疗资源的担忧开始蔓延。就像一位华商说的那样:知道回来可能是给国家添乱,但也的确是别无选择,这也带来了新一轮的输入性风险。

比如前几天上了热搜的黑龙江绥芬河,截止到4月14日,这座小城已经报告了322个确诊病例,不少都是在莫斯科做生意的华商。

除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跋山涉水,还有很多人抢到了数量有限的航班机票。但在“严进宽出”的防控措施下,乘客中的确诊病例也一直居高不下——

在4月初降落在山西太原的莫斯科-北京CA910航班上,就有35人确诊;而在上海落地的俄航SU208上也有60人确诊,比例高达30%。

有人统计了一下,俄罗斯累计输入国内的确诊病例有432例,已经超过英国,成了中国境外输入病例第一来源国。截至目前为止,仍然留在俄国境内的中国公民,还有15万人。


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,俄罗斯很早就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。

从2月20日起,当地就开始临时禁止部分中国公民入境,各地也开始了有针对性的筛查:入俄华人不仅要检查、登记,还要在家隔离14天。那段时间,全俄罗斯只有两例中国输入病例,效果明显。

当防疫部门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,欧洲却成了门户洞开的筛子。

在意大利、法国、西班牙疫情爆发的同时,从欧洲回俄的渠道没受到任何限制,3月下旬差不多有100万人从国外回到俄罗斯,很多人只是居家隔离,也没做核酸检测。

不仅入境隔离贯彻得不够彻底,大部分人的防护意识也比较有限。

虽然莫斯科早就开始宣布市民禁足、自行居家隔离,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以为然,戴口罩的比例不高、偶尔还会趁着休息出去烧烤,认为是媒体夸大了报道。

真正紧张起来是3月初,一个从意大利回来的俄罗斯男子确诊以后,病例开始多了起来。一开始新增还只是个位数,然后两位数,坚持了一段时间又变成了三位数,现在已经突破四位数。

从这时候起,针对欧洲的防控措施才开始真正升级。

先是从3月16日起限制航班数量,3月18起限制外国人入境,3月27日又紧急宣布关闭所有边境口岸。与此同时,俄罗斯全国也开始了长达数周的休假。

但事与愿违。

全民放假却成了俄罗斯民众的出游假期。从停工的第一天开始,就有不少人拖家带口得赶往气候温暖的南部海边,享受难得的带薪假期。

而在限制了出入境的同时,城市之间的交通也还是畅通无阻的。

即使是在封国后,疫情中心莫斯科的航班仍在飞往南俄、远东甚至是西伯利亚,就连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也没能幸免——在一处有上万人的建筑工地上,已经有了聚集性感染的苗头,79人确诊。

就在前几天的记者会上,普京承认国内的疫情形势正在恶化。光是在莫斯科,确诊人数就已经破万,医院外的救护车也排成了长队,运送一个病人得等上15个小时。。。


在油价探底的大背景下,新冠疫情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停摆,正在把俄罗斯拖入深渊。


算起来,这已经不是俄罗斯第一次经历危机了。

1991年,曾经号称“7天之内打到英吉利海峡,3个月荡平欧洲大陆”的苏联解体了,遗产继承者俄罗斯的国家实力经历了漫长的断崖式下跌,直到普京上台才开始好转,重新有了回暖的势头。

2000年的时候,普京首次就任俄罗斯总统。在面对聚集在红场上饱含期待的民众时,他说了这样一句话:“给我二十年,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”。

世纪之初的豪言万丈言犹在耳,不仅俄军对外大秀肌肉的频率不断增加,还抓住了911后欧美专注反恐的机会重启了军火生意,从中国到印度,就连东南亚小国也买了不少俄制装备。

不菲的军火贸易收入为新武器的研发、旧装备的维护提供了经济保障,对继承了前苏联强大武备的俄罗斯来说解了燃眉之急,数量庞大的核武库也得以存续。

与此同时,裹挟车臣战争胜利余威的普京也开始了对国内寡头的清理和整肃。在清算了盘踞在能源行业的寡头后,被收归国有的能源企业成了俄罗斯新的经济发动机。

借着油价上涨的东风,经济也随之起飞——

在他执政的前半段(2000年-2008年),俄罗斯经济一度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,GDP年均增长6.9%,不仅挤进了“世界十大经济体”,“金砖四国”的头衔也随之而来。


过于依赖能源和军工的经济结构同样也是诅咒,没有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根基,民营企业也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,整体经济依然很脆弱。

等到2010年油价开始下跌,俄罗斯的经济也跟着开始了近十年的漫长衰退。

在2014年,贸然将克里米亚并入势力范围的普京还遭遇了欧美联手的经济制裁,汇率急贬,在恐慌性的卢布抛售潮后,曾经位列世界第三的外汇储备急剧缩水,一度跌至1000亿美元之下。

就像奥巴马说过的那样——除了武器和能源外,俄罗斯的经济产不出其他任何别人愿意购买的东西。俄罗斯苦等了二十年,但普京没有带回来一个“奇迹般的经济体”。


在2018年的时候,普京的新任期开始了。在就职当天,他还签署了一份总统令,要求俄罗斯在2024年前成为全球五大经济体之一——二十年之约实现不了,只能再续六年。

除了经济建设外,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民生目标,比如提高人口平均寿命、减少贫困人口、改善住房需求等等。尽管新一届政府信心满满,但手头拮据的俄罗斯还是有点力不从心。

摆在普京面前的障碍,首先是日渐恶劣的地缘政治环境:

在欧洲,北约的触角仍在不断蚕食前苏联加盟共和国,在高加索,俄罗斯则因南奥塞蒂和格鲁吉亚大打出手,东边还有觊觎北方四岛的日本在虎视眈眈。在硬性的军费支出挤压下,经济压力山大。

除此之外,曾经赖以为生的资源红利也难以为继:

在没有制造业支撑的前提下,俄罗斯想要重新挤进全球前十,只能期待油价重回上升通道。但在全球经济因疫情停摆、逐渐显出萧条势头的今天,这条路也不可能走通。

更麻烦的是,在今年三月份的原油价格战中,原本态度强硬的俄罗斯被狠狠地打了脸。

自从减产谈判破裂后,沙特就显露出一往无前的气势,增产+降价双管齐下,引发油价史诗级暴跌的同时还让美股熔断了几次。面对比水便宜的中东原油,美国的页岩油企业开始面临危机。

可没等多久,美联储就出手救市了。

不仅开足马力放水、直接购买企业债,连美国大型银行业者也开始着手参与石油与天然气田的运营,以免能源企业大规模破产和倒闭,俄罗斯期待的页岩油危机并没有如愿发生。

相比沙特和美国,俄罗斯既没有生在中东油田上的运气、也没有印钱救命的底气,反而在价格战中元气大伤——

早在三月中旬的时候,俄罗斯财政部长就曾表示,由于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跌,俄罗斯今年可能面临3万亿卢布的预算缺口。等到国内疫情开始爆发,强硬的北极熊只能认怂。

4月13日,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OPEC+终于就联合减产达成一致,敲定了970万桶/日的减产计划,石油价格战也告一段落。

如果减产实现,俄罗斯未来的产出将降至2003年的水平。对俄罗斯来说,这是百般无奈下的痛苦抉择。

在石油几乎不能带来收入的情况下,很难想象脆弱的财政如何腾出手应付萧条的经济和蔓延的疫情。正如普京所说,俄罗斯境内的疫情每天都在恶化,必要时甚至不得不动用军事资源。


对已经等了太久的俄罗斯人来说,自己或许已经成了这场持久战中的最大输家。

本文为“知顿平台”(https://www.zdone.com)投稿文章,作者:大猫财经猫哥,责编:青青,转载请联系授权,并注明文章原始来源。如有疑问,请您联系我们。

0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励
知顿slogan
2020-04-17 18:57:09
曾经想吊打全世界,如今被油价和疫情拖垮,战斗民族没有奇迹......
综合 本文转载自:大猫财经

为了让生性散漫的民众老老实实待在家里隔离,俄罗斯也是操碎了心。

在宣布全国休假之后,技术精湛的特技飞行队开始了自己的表演,一支特技飞行队用特效烟带在空中写下了俄英双语版本的劝告:“保重身体,待在家里!”

如果好言相劝不管用,那就想办法让街上变得更危险。前几天有个段子在网上疯传:为了顺利实施宵禁,俄罗斯干脆在街上投放了800头狮子,还有人煞有介事的配上了照片。


闹到最后,俄罗斯外交发言人不得不站出来辟谣——“按照传统,咱们一般会放熊”。

罚款、隔离、飞机狮子齐上阵,这些堪称“硬核俄式”的防疫措施背后,能看得出政府积极的防疫态度。但麻烦的是,俄罗斯的疫情反而在加速爆发——

3月底的时候,全俄的确诊病例才刚刚突破1000;才过去不到半个月,俄罗斯的确诊总数就攀升到了24490例,交通枢纽莫斯科也已经成了疫情的正中心。


在这种情况下,对当地医疗资源的担忧开始蔓延。就像一位华商说的那样:知道回来可能是给国家添乱,但也的确是别无选择,这也带来了新一轮的输入性风险。

比如前几天上了热搜的黑龙江绥芬河,截止到4月14日,这座小城已经报告了322个确诊病例,不少都是在莫斯科做生意的华商。

除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跋山涉水,还有很多人抢到了数量有限的航班机票。但在“严进宽出”的防控措施下,乘客中的确诊病例也一直居高不下——

在4月初降落在山西太原的莫斯科-北京CA910航班上,就有35人确诊;而在上海落地的俄航SU208上也有60人确诊,比例高达30%。

有人统计了一下,俄罗斯累计输入国内的确诊病例有432例,已经超过英国,成了中国境外输入病例第一来源国。截至目前为止,仍然留在俄国境内的中国公民,还有15万人。


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,俄罗斯很早就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。

从2月20日起,当地就开始临时禁止部分中国公民入境,各地也开始了有针对性的筛查:入俄华人不仅要检查、登记,还要在家隔离14天。那段时间,全俄罗斯只有两例中国输入病例,效果明显。

当防疫部门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,欧洲却成了门户洞开的筛子。

在意大利、法国、西班牙疫情爆发的同时,从欧洲回俄的渠道没受到任何限制,3月下旬差不多有100万人从国外回到俄罗斯,很多人只是居家隔离,也没做核酸检测。

不仅入境隔离贯彻得不够彻底,大部分人的防护意识也比较有限。

虽然莫斯科早就开始宣布市民禁足、自行居家隔离,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以为然,戴口罩的比例不高、偶尔还会趁着休息出去烧烤,认为是媒体夸大了报道。

真正紧张起来是3月初,一个从意大利回来的俄罗斯男子确诊以后,病例开始多了起来。一开始新增还只是个位数,然后两位数,坚持了一段时间又变成了三位数,现在已经突破四位数。

从这时候起,针对欧洲的防控措施才开始真正升级。

先是从3月16日起限制航班数量,3月18起限制外国人入境,3月27日又紧急宣布关闭所有边境口岸。与此同时,俄罗斯全国也开始了长达数周的休假。

但事与愿违。

全民放假却成了俄罗斯民众的出游假期。从停工的第一天开始,就有不少人拖家带口得赶往气候温暖的南部海边,享受难得的带薪假期。

而在限制了出入境的同时,城市之间的交通也还是畅通无阻的。

即使是在封国后,疫情中心莫斯科的航班仍在飞往南俄、远东甚至是西伯利亚,就连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也没能幸免——在一处有上万人的建筑工地上,已经有了聚集性感染的苗头,79人确诊。

就在前几天的记者会上,普京承认国内的疫情形势正在恶化。光是在莫斯科,确诊人数就已经破万,医院外的救护车也排成了长队,运送一个病人得等上15个小时。。。


在油价探底的大背景下,新冠疫情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停摆,正在把俄罗斯拖入深渊。


算起来,这已经不是俄罗斯第一次经历危机了。

1991年,曾经号称“7天之内打到英吉利海峡,3个月荡平欧洲大陆”的苏联解体了,遗产继承者俄罗斯的国家实力经历了漫长的断崖式下跌,直到普京上台才开始好转,重新有了回暖的势头。

2000年的时候,普京首次就任俄罗斯总统。在面对聚集在红场上饱含期待的民众时,他说了这样一句话:“给我二十年,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”。

世纪之初的豪言万丈言犹在耳,不仅俄军对外大秀肌肉的频率不断增加,还抓住了911后欧美专注反恐的机会重启了军火生意,从中国到印度,就连东南亚小国也买了不少俄制装备。

不菲的军火贸易收入为新武器的研发、旧装备的维护提供了经济保障,对继承了前苏联强大武备的俄罗斯来说解了燃眉之急,数量庞大的核武库也得以存续。

与此同时,裹挟车臣战争胜利余威的普京也开始了对国内寡头的清理和整肃。在清算了盘踞在能源行业的寡头后,被收归国有的能源企业成了俄罗斯新的经济发动机。

借着油价上涨的东风,经济也随之起飞——

在他执政的前半段(2000年-2008年),俄罗斯经济一度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,GDP年均增长6.9%,不仅挤进了“世界十大经济体”,“金砖四国”的头衔也随之而来。


过于依赖能源和军工的经济结构同样也是诅咒,没有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根基,民营企业也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,整体经济依然很脆弱。

等到2010年油价开始下跌,俄罗斯的经济也跟着开始了近十年的漫长衰退。

在2014年,贸然将克里米亚并入势力范围的普京还遭遇了欧美联手的经济制裁,汇率急贬,在恐慌性的卢布抛售潮后,曾经位列世界第三的外汇储备急剧缩水,一度跌至1000亿美元之下。

就像奥巴马说过的那样——除了武器和能源外,俄罗斯的经济产不出其他任何别人愿意购买的东西。俄罗斯苦等了二十年,但普京没有带回来一个“奇迹般的经济体”。


在2018年的时候,普京的新任期开始了。在就职当天,他还签署了一份总统令,要求俄罗斯在2024年前成为全球五大经济体之一——二十年之约实现不了,只能再续六年。

除了经济建设外,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民生目标,比如提高人口平均寿命、减少贫困人口、改善住房需求等等。尽管新一届政府信心满满,但手头拮据的俄罗斯还是有点力不从心。

摆在普京面前的障碍,首先是日渐恶劣的地缘政治环境:

在欧洲,北约的触角仍在不断蚕食前苏联加盟共和国,在高加索,俄罗斯则因南奥塞蒂和格鲁吉亚大打出手,东边还有觊觎北方四岛的日本在虎视眈眈。在硬性的军费支出挤压下,经济压力山大。

除此之外,曾经赖以为生的资源红利也难以为继:

在没有制造业支撑的前提下,俄罗斯想要重新挤进全球前十,只能期待油价重回上升通道。但在全球经济因疫情停摆、逐渐显出萧条势头的今天,这条路也不可能走通。

更麻烦的是,在今年三月份的原油价格战中,原本态度强硬的俄罗斯被狠狠地打了脸。

自从减产谈判破裂后,沙特就显露出一往无前的气势,增产+降价双管齐下,引发油价史诗级暴跌的同时还让美股熔断了几次。面对比水便宜的中东原油,美国的页岩油企业开始面临危机。

可没等多久,美联储就出手救市了。

不仅开足马力放水、直接购买企业债,连美国大型银行业者也开始着手参与石油与天然气田的运营,以免能源企业大规模破产和倒闭,俄罗斯期待的页岩油危机并没有如愿发生。

相比沙特和美国,俄罗斯既没有生在中东油田上的运气、也没有印钱救命的底气,反而在价格战中元气大伤——

早在三月中旬的时候,俄罗斯财政部长就曾表示,由于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跌,俄罗斯今年可能面临3万亿卢布的预算缺口。等到国内疫情开始爆发,强硬的北极熊只能认怂。

4月13日,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OPEC+终于就联合减产达成一致,敲定了970万桶/日的减产计划,石油价格战也告一段落。

如果减产实现,俄罗斯未来的产出将降至2003年的水平。对俄罗斯来说,这是百般无奈下的痛苦抉择。

在石油几乎不能带来收入的情况下,很难想象脆弱的财政如何腾出手应付萧条的经济和蔓延的疫情。正如普京所说,俄罗斯境内的疫情每天都在恶化,必要时甚至不得不动用军事资源。


对已经等了太久的俄罗斯人来说,自己或许已经成了这场持久战中的最大输家。

本文作者:大猫财经猫哥

好文章,需要您的鼓励

知顿slogan
下一篇文章
推荐阅读